推荐一个买球app

欢迎来到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 | 用户登录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当前位置: 推荐一个买球app: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财政审计

推荐一个买球app:苏州市相城区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 2007-01-11 00:00 访问量:字体:

  ——2007年1月11日在区一届人大七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王美蓉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二00六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主要工作
  2006年,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区”和“两个率先”目标,按照争创“最佳和谐发展新城区”和打造“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新形势,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年实现了收支平衡。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年初,区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6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以下简称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415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实绩增长25%。其中:增值税(25%)收入为37750万元;所得税(40%)收入为18000万元;其他地方工商税收入为65000万元;农业税收14000万元,其中耕地占用税3000万元,契税11000万元;其他财政收入1050万元;排污费收入900万元;教育费附加4500万元;行政性收费300万元。
  2006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5249万元,为预算的102.6%,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增值税25%部分37816万元,为预算的100.2%;所得税40%部分收入20697万元,为预算的115%;其他地方工商税收收入64222万元,为预算的98.8%;农业税收14009万元,为预算的100.1%,其中:耕地占用税3004万元,为预算的100.1%,契税11005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他财政收入2152万元,为预算的205%;专款收入5581万元,为预算的103.4%;其中:排污费收入900万元,为预算的100%,教育费附加收入4681万元,为预算的104%;行政性收费772万元(包括水资源费收入),为预算的257.3%。
  2006年全口径财政收入预算300750万元,实际完成340333万元,增长42.1%。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区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区2006年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为115900万元,加上收入增收财力、省市追加补助指标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126970万元。
  2006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980万元,为预算的95.3%,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4%。其主要项目支出情况是:
  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支出18090万元,为预算的97%。
  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事业费支出21828万元,为预算的96.5%,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7021万元;卫生事业费支出3779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028万元。
  科技三项费用及科学事业费支出1565万元,为预算的94.8%。
  支持企业改革及解困再就业支出1296万元,为预算的71.2%。
  城市维护费及基本建设支出34195万元,为预算的95.7%。
  抚恤与社会救济费支出2855万元,为预算的95.3%。
  行政管理费及公检法司支出26476万元,为预算的97.3%,其中:行政管理费支出21470万元,公检法司支出4840万元,消防支出166万元。
  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5046万元,为预算的93.5%。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2902万元,为预算的100%。
  其他支出2054万元,为预算的96.8%。
  专款支出4673万元,为预算的79.1%。其中:排污费支出366万元,教育费附加支出4307万元。
  (三)财力平衡情况
  全区财政预算执行结果,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预计全区净结余约210万元。
  (四)实施财政预算的主要工作
  1、正确运用财税政策,积极发挥财税调控职能。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和合理安排项目资金,落实财税扶持政策,科学合理地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按照扶优扶强策略,支持经济布局和产业的结构调整,推进各种经济成份健康发展。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支农支出确保达到“两个高于”比例,实行涉农补贴一折通,落实各项惠农措施,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职工五险、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城乡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平安相城”、“法治相城”建设,积极建设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增加对科教文卫、公益性基础设施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投入,妥善合理调度资金,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保证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转,保证社会保障职能的需要,保证政府实事工程有序建设,促进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2、认真落实增收措施,保持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区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财税工作,坚持把财政收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财税部门抓紧、抓早、抓实组织收入,深入开展税法宣传,全面实施执法税收征管与执法质量体系,加强对税源的分析预测,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超前性。进一步完善元和街道财政体制,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及时合并调整黄埭东桥、开发区财政体制,理顺税收征管关系,调动镇(街道、区)增收节支积极性,确保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3、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增强部门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全面推行区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根本上改变资金分散管理,减少财政资金拨付中间环节,集中闲置资金,增强政府资金调控能力,有力地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全面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改革,从7月1日起区镇全面实施“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直达专户”征缴方式,做到非税收入“颗粒归仓”,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进区镇政府采购,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推行协议供货采购方式,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出台了深化区级国有资产管理意见,明确国资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职能,规范对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完成区城建公司改建成为区国有独资公司申报审批及增资工作,积极构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动员部署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有关预算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方法,做好相应调整配套衔接,为2007年政府收支新科目实施奠定基础。
  4、强化财政基础管理,增强依法理财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组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梳理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依据,以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围绕资金管理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将财政具体业务量化,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权限,实现岗位间的相互监督,堵塞管理上漏洞,把依法理财贯穿于资金申报、核拨、使用的全过程,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财政上还存在以下矛盾和困难:一是尽管全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总量偏小,增幅回落,镇(区)之间收入不平衡性在加大;二是财力增长跟不上需求增长的矛盾仍然突出,区镇两级财政支撑能力薄弱;三是税源结构还不尽合理,现代服务业对财政贡献份额有待提高;四是房地产、出口退税等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仍将长期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二00七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7年是我区全速融入中心城区,全力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年。安排和执行好2007年的财政预算意义重大。2007年财政预算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区委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为主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国家稳健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加大“三农”、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公益性基础设施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一)财政收入
  依据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建议2007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1880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实绩增长30%。1、增值税(25%)收入为475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6%;2、所得税(40%)收入为268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0%;3、其他地方工商税收入为827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9%;4、农业税收230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4%,其中:耕地占用税3000万元,与上年实绩增持平,契税2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2%;5、其他财政收入70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67%,主要是罚没收入减少;6、排污费收入900万元,与上年实绩持平;7、教育费附加60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8%;8、行政性收费40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48%。
  全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4000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实绩增长30%。
  (二)财政支出
  1、二○○七年可用财力测算
  完成上述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规定测算,我区当年可用财力为152300万元,其计算口径:地方财政收入188000万元,上划中央的“两税”税收返还数16139万元,上划中央的所得税基数返还4675万元,收入合计为208814万元;按照中央、省、市对我区财政体制结算规定,原体制包干上解3939万元,与省市专项结算上解48975万元,外贸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 3600万元,合计上解支出为56514万元。加上预计上年净结余约210万元,合计总财力152510万元。
  2、二○○七年财政支出安排意见
  按照“量入为出、量财办事”、“一要吃饭、二要稳定、三要建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要求,坚持把“保吃饭,保稳定,保重点,收支平衡”,作为财力安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保证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和机关正常运转基本所需经费基础上,集中财力安排区实事工程重点项目,“三农”支出、科教文卫、就业再就业、弱势群体生活补助、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按《预算法》规定和今年测算的可用财力,建议二00七年我区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为152510万元。
  具体预算支出安排如下:
  一是镇级财政体制结算财力支出7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二是区级行政事业(包括区管学校)经费支出320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0万元,增长7%,主要是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基数及标准提高等因素增加单位经费。
  三是项目经费安排39710万元,比上年增加20510万元,增长107%。主要项目有:(1)“三农”方面项目经费5727万元,其中: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区负担2100万元,种粮农民补助、良种补贴、农业保险区负担经费380万元,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补助50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经费150万元,农田水利建设经费200万元, 河道疏浚及长效管理600万元,节水改造经费150万元,农村困难人群医疗救助经费500万元,农村合同制消防员及基层消防站建设经费300万元,村干部三级统筹区负担150万元,村退休干部补助区负担100万元,居民小组长及社区主任补贴250万元,农村基层党建经费80万元,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70万元,镇级聘用农技员经费区负担52万元,动物防疫防治、瘦肉精、毒鼠强整治经费95万元,农业普查经费50万元。(2)文教方面项目经费10965万元,其中:区管学校建设经费4000万元,新建城区小学建设经费3000万元,区文化中心建设经费3000万元,体艺馆建设经费600万元,区级学校免费义务教育200万元,基层文化建设经费100万元,文化、文联、文物保护等经费35万元,家庭贫困学生就学救助30万元。(3)卫生方面项目经费2663万元,其中:区医院基建经费1000万元,疾控预防保健中心建设经费500万元,公费医疗经费600万元,计划生育经费336万元,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补助138万元,血、地防、结防经费44万元,卫生系统退休人员地方岗位津贴区负担45万元。(4) 科技方面经费840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及专利经费220万元,包括工业、农业、多种经营项目,自主创新经费100万元,科普经费1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300万元,区信息中心经费120万元。(5)民政社保方面项目经费5056万元,其中:改制企业退养人员经费及再就业经费1500万元,区属企业及政策性农转非人员生活困难补助370万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400万元,民政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提高抚恤标准补助380万元,复退军人自谋职业安置补助380万元,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70万元,军转干部随调配偶自主择业补助35万元,义务兵优待金补助60万元,创建示范社区经费450万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改善供养设施及慰问经费500万元,区福利中心经费100万元,精神病工疗站建设及工作经费160万元,残疾人、精神病康复经费74万元,企业退休人员补充医疗地方补贴150万元,企事业离休干部附征费及医疗费100万元,少儿及城镇居民医疗补贴267万元,公共事件救灾应急救助经费40万元,农村救济扶贫经费20万元。(6)城区建设管理方面经费8175万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000万元,直管公房解危工程经费1500万元,区行政中心及部门建设经费2000万元,区接待中心建设经费1500万元,区档案馆建设及设备经费300万元,环境改造及管理经费275万元,村村通公交补助600万元(其中:运营补贴150万元,建设经费450万元)。(7)政法方面经费2908万元,其中:市、区聘辅警经费1225万元,执法部门办案经费补助300万元,外来人员管理经费525万元,治安监控系统设备经费500万元,安全生产监督经费100万元,消防设备经费50万元,人民监督员、陪审员经费56万元,“五五”普法、148专线及安置帮教、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会矫正经费 60万元,依法治区、综合治理、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预防青少年犯罪经费57万元,610、禁毒专项经费20万元,宗教、民族工作经费15万元。(8)开发区正常工作经费补助250万元。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小乡干部补贴、国防教育、征兵、人武部经费补助、党派活动费、工商联、对台工作、侨联、侨办、离退休干部管理、干部培训、机关党建、工青妇、残联、老龄工作、地名管理、城农经济普查、人才开发、外聘审计、对口扶贫、招商引资、食品监督、名牌产品奖励配套等方方面面经费作了适当安排。
  四是专项支出7300万元。其中:排污费支出900万元,行政性收费支出400万元,教育费附加支出6000万元。
  五是区政府预备费1500万元。
  另外,用教育基金安排2264万元,其中:区管学校建设经费2000万元,城区学校教育信息现代化工程200万元,农民成人教育经费34万元,中小学师资培训经费20万元,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职工教育经费10万元;用土地出让金安排26600万元,其中:交通道路建设经费8000万元,区农民养老保险负担经费5500万元,农业园区开发及绿化经费6000万元,城区防洪工程2000万元,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经费2000万元,经济薄弱村物业建设补助2100万元,城区老新村改造500万元,城市规划经费500万元;用城市配套费安排3285万元,其中:路灯建设经费1500万元,城管局绿化道路养护及环卫经费1785万元。
  各位代表:2007年财政工作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区委提出“四个加快、四个促进”的工作总要求,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优化服务,更好地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
  为顺利实施2007年财政预算,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大力培植新兴财源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用足用好国家各项政策,完善并落实财税扶持措施,运用财税政策和资金两大手段,积极支持投资环境改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壮大经济财源 。突出多予放活,建立稳定的支农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涉农补贴政策,落实各项惠农措施,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坚持依法加强征管,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继续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十六字方针,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完善税收征管机制,扩大税源监控范围,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骗税、逃税行为,保证主体税种的稳定增长。密切关注国家税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对税源的分析预测,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超前性。进一步健全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强化票据源头管理,实现非税收入的完整性,确保非税收入良性增长,不断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基础。
  3、不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深化部门预算的编制改革,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透明度。规范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认真做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工作。落实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江苏省财政监督条例》,健全财政监督检查体系,重点加强财政资金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监督。进一步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为财政管理机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深化区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国资管理机制体系,规范对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严格财经纪律制度,增强各部门单位用财理财的责任心,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理财能力
  严格执行《会计法》,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提高执业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完善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 结合财政资金运行的特点,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加大财税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外树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形象,内兴学习型机关之风,切实树立财税部门良好的行业形象。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为完成全年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尽的努力。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分享
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