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买球app

欢迎来到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 | 用户登录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当前位置: 推荐一个买球app: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财政审计

推荐一个买球app:苏州市相城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 2007-12-25 00:00 访问量:字体:

——2007年12月25日在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王美蓉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二○○七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主要工作
  2007年,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一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全速融入中心城区,全力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加快推进“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建设,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跃上了新台阶。预计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年实现收支平衡。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年初,区一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7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以下简称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880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实绩增长30%。1、增值税(25%)收入为475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6%;2、所得税(40%)收入为268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0%;3、其他地方工商税收入为827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9%;4、农业税收230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4%,其中:耕地占用税3000万元,契税20000万元;5、其他财政收入70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67%,主要是罚没收入减少;6、排污费收入900万元,与上年实绩持平;7、教育费附加60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8%;8、行政性收费40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48%。
  全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4000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实绩增长30%。
  2007年,全区预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6000万元,为预算的104.3%,比上年增长35%。其中:增值税25%部分46800万元,为预算的98.5%;所得税40%部分收入32640万元,为预算的121.8%;其他地方工商税收收入83800万元,为预算的101.3%;农业税收22800万元,为预算的99.1%,其中:耕地占用税2800万元,为预算的93.3%,契税20000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他财政收入1900万元,为预算的271.4%;专款收入7190万元,为预算的102%;其中:排污费收入1310万元,为预算的146%,教育费附加收入5500万元,为预算的91.7%,水资源费收入380万元,为预算的380%;行政性收费870万元,为预算的290%。
  2007年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44076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实绩增长42.6%。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区一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区2007年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为152510万元,加上收入增收财力、省市追加补助指标财政支出预算预计调整为162070万元。
  2007年起,国家实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07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计为156760万元,为预算的96.7%,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0%。按新的支出科目,其执行情况为:
  一般公共事务支出29970万元,为预算的90.4%;
  国防支出237万元,为预算的100%;
  公共安全支出6636万元,为预算的96.8%;
  教育支出39091万元,为预算的98.3%;
  科学技术支出1926万元,为预算的100%;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963万元,为预算的100%;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611万元,为预算的97%;
  医疗卫生支出7406万元,为预算的96%;
  环境保护支出940万元,为预算的95%;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502万元,为预算的99.6%;
  农林水事务支出26577万元,为预算的98.7%;
  交通运输支出1302万元,为预算的99.5%;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011万元,为预算的96.7%;
  其他支出588万元,为预算的100%。
  (三)财力平衡情况
  全区财政预算执行结果,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预计全区净结余约250万元。
  (四)实施财政预算的主要工作
  1、正确运用财税政策,积极发挥财税调控职能
  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和合理安排项目资金,落实财税扶持政策,科学合理地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按照扶优扶强策略,支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土地二次开发,推进各种经济成份健康发展。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支农支出确保达到“两个高于”比例,实行涉农补贴一折通,落实各项惠农措施,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职工五险、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城乡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平安相城”、“法治相城”建设,积极建设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增加对科教文卫、公益性基础设施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投入,妥善合理调度资金,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保证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转,保证社会保障职能的需要,保证政府实事工程有序建设,促进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2、狠抓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
  区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财税工作,加强税源经济建设,坚持把财政收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财税部门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工作,坚持抓紧、抓早、抓实组织收入,及早下达全年财政税收计划,及时了解和掌握税源情况,认真分析和研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把握收入进度。进一步扩大重点税源监控面,严格执行欠税公告制度,大力清理压缩欠税。坚持科技加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规范征管范围,全面推进税收管理员制度,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税源监控水平,有效防止税收流失,实现应收尽收。在加强主体税种征管基础上,不断强化地方小税种征收,按照上级要求调整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强个体税收和私房出租户税收征管,各地陆续设立“个私协税办”,对出租房屋和其他个体零星税收税源全面摸排调查,切实加强个体税收委托代征工作,确保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3、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和项目库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增强部门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全面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完善区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内部流程,严格按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加强项目资金用款计划审核管理,推进镇(街道)财政与市人行国库直接清算,减少财政资金拨付中间环节,集中闲置资金,增强政府资金调控能力,有力地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健全完善政府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改革,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继续深化政府采购,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全面开展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及区级企业国有资产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各项前期工作。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协调落实城建、交建等公司新增融资计划,完成区交建公司、开发区增资扩股,对渭塘珍珠湖小学、阳澄湖小学采用信托BT融资政府代建方式,做好我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协调东方、长城、信达、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债务的清偿。制订完善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开源节流,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4、强化财政基础管理,增强依法理财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推荐一个买球app:《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依据,以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围绕资金管理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将财政具体业务量化,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权限,实现岗位间的相互监督,堵塞管理上漏洞,把依法理财贯穿于资金申报、核拨、使用的全过程,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财政上还存在以下矛盾和困难:一是尽管全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总量偏小,增幅回落,镇(街道、区)之间收入不平衡性在加大;二是税源结构还不尽合理,房地产业对财政贡献份额较高,潜在的波动性较大;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出口退税等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三是地方财力仍不富余,刚性支出压力难以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仍十分突出,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影响财政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部分乡镇财政依然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二○○八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我区实现“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增添现代都市魅力,增强和谐相城活力”全面加快发展重要战略关键一年。安排和执行好2008年的财政预算意义重大。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区委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思想大解放,发展大跨越,民生大改善”的工作要求,以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国家稳健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增强与民生有关的各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促进和谐相城建设。
  (一)财政收入
  依据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建议2008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2500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8%。1、增值税(25%)收入为6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2、所得税(40%)收入为4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他地方工商税收入为11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农业税收26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耕地占用税2250万元,契税24000万元;5、其他财政收入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3%,主要是土地罚没收入增加;6、排污费收入1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7、教育费附加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8、水资源费收入400万元;9、行政性收费400万元。
  全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53105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0%。
  (二)财政支出
  1、二○○八年可用财力测算
  完成上述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规定测算,我区当年可用财力为199350万元,其计算口径:地方财政收入250000万元,上划中央的“两税”税收返还数17247万元,上划中央的所得税基数返还4675万元,收入合计为271922万元;按照中央、省、市对我区财政体制结算规定,原体制包干上解3939万元,与省市专项结算上解63233万元,外贸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5400万元,合计上解支出为72572万元。加上预计上年净结余约250万元,合计总财力199600万元。
  2、二○○八年财政支出安排意见
  按照“量入为出、量财办事”、“一要吃饭、二要稳定、三要建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要求,坚持把“保吃饭,保稳定,保重点,收支平衡”,作为财力安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保证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和机关正常运转基本所需经费基础上,集中财力安排区实事工程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按《预算法》规定和今年测算的可用财力,建议二○○八年我区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为199600万元。
  具体预算支出安排如下:
  一是镇级财政体制结算财力支出100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
  二是区级行政事业(包括区管学校)经费支出33500万元,比上年增加1500万元,增长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公用经费、事业经费维持上年水平,增加支出主要是新增单位和新增人员经费,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基数及标准提高增加经费等因素。
  三是项目经费安排55350万元。主要项目有:(1)“三农”方面项目经费4147万元,其中:农田水利建设经费200万元,河道疏浚及长效管理600万元,节水改造及农机推广经费15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经费150万元,种粮农民补助、良种补贴及现代农业建设经费300万元,气象灾害现代化工程100万元,村村通公交补助1800万元,农业保险区负担80万元,镇级聘用农技员经费区负担52万元,动物防疫防治、瘦肉精、毒鼠强整治经费95万元,农村基层党建经费80万元,城农经济调查经费20万元,村干部三级统筹区负担120万元,村退休干部补助区负担100万元,村民小组长及社区主任补贴300万元。(2)教育文化方面项目经费15215万元,其中:新建教育中心经费10000万元,御窑博物馆建设经费5000万元,基层文化建设经费100万元,阳澄湖文化保护经费50万元,文化、文联、文物保护等经费35万元,家庭贫困学生就学救助30万元。(3)卫生计划生育方面项目经费6596万元,其中: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区负担3040万元,农村困难人群医疗救助经费700万元,公费医疗经费800万元,疾控预防保健中心建设经费1355万元,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补助173万元,血地防、结防、爱滋病预防等经费57万元,卫生系统退休人员地方岗位津贴区负担45万元,计划生育经费356万元,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金70万元。(4)科技方面经费1620万元,其中:科技、科普及自主创新经费9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300万元,区信息中心经费120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00万元,人才开发基金100万元。(5)社会保障和民政方面项目经费7776万元,其中:改制企业退养人员经费1000万元,就业再就业、创业引导、小额担保经费500万元,企业退休人员补充医疗地方补贴80万元,企事业离休干部附征费及医疗费补助100万元,少儿、城镇居民等医疗补贴经费270万元,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经费150万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400万元,民政优抚对象自然增长机制提高抚恤标准补助480万元,复退军人自谋职业安置补助300万元,义务兵优待金补助70万元,区属企业、政策性农转非人员、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540万元,创建示范社区经费650万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居家养老及慰问经费642万元,区福利中心经费160万元,精神病工疗站工作经费100万元,七十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补贴100万元,残疾人、精神病康复及工作经费79万元,“968895”便民热线100万元,路名牌制作经费100万元,公共事件救灾应急救助经费50万元,军转干部随调配偶自主择业补助35万元,农村救济扶贫经费20万元,殡仪馆改造经费1850万元。(6)城区建设管理方面经费11990万元,其中:区行政中心及部门建设经费234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500万元,廉租房建设政府补贴经费500万元,区接待中心建设经费5000万元,区综合服务大楼建设经费2500万元,城区管理经费150万元。(7)政法方面经费3517.5万元,其中:执法部门办案经费补助500万元,外来人员管理经费600万元,市、区聘辅警经费1500万元,治安监控系统设备经费300万元,消防设备、地方合同制消防人员及基层消防站建设226.5万元,职务犯罪侦查及指挥系统40万元,执行救助专项资金100万元,人民监督员、陪审员经费56万元,“五五”普法、148专线及安置帮教、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会矫正经费86万元,依法治区、综合治理、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预防青少年犯罪经费57万元,610、禁毒专项经费20万元,宗教、民族工作经费32万元。(8)其他方面项目经费1270万元,其中:招商引资250万元,对口扶贫100万元,外聘审计经费350万元,安全生产监督经费120万元,旅游宣传促销专项经费200万元,开发区正常工作经费补助250万元。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经费、小乡干部补贴、国防教育、征兵、人武部经费补助、党派活动费、工商联、对台工作、侨联、侨办、离退休干部管理、干部培训、机关党建、工青妇、残联、老龄工作、地名管理、双拥慰问、食品监督、名牌产品奖励配套、商检海关协管员、劳模奖励疗养活动、地方税务经费等方方面面经费作了适当安排。
  四是专项支出8750万元。其中:排污费支出1450万元,行政性收费支出400万元,水资源费支出400万元,教育费附加支出6500万元。
  五是区政府预备费1500万元。
  另外,用教育基金安排3264万元,其中:城区小学建设经费3000万元,城区学校教育信息现代化工程200万元,成人教育、职工职业教育经费10万元,中小学师资培训经费20万元,农民成人教育经费34万元;用土地出让金安排100550万元,其中:新建教育中心经费15000万元,农民养老保险区负担经费5500万元,绿化及农业园区开发经费8000万元,城区防洪工程2000万元,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经费2400万元,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经费6000万元,交通道路建设及养护经费60000万元,现代农业建设专项资金200万元,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补助500万元,扶持经济薄弱村物业建设补助150万元,城市规划经费500万元,城区老新村改造300万元;用城市配套费安排4060万元,其中:路灯建设经费1500万元,城管局绿化道路养护、环境整治、交通道路设施维护及环卫经费2560万元。
  各位代表:2008年财政工作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发展动力,紧紧围绕富民强区、“两个率先”和“四城建设”的目标,按照区委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工作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优化服务,更好地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为顺利实施2008年财政预算,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继续贯彻执行国家稳健财政政策,综合运用财税政策、体制、资金等手段,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积极支持投资环境改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强化经济税源建设,培育壮大经济实力。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大力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2、坚持依法加强征管,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继续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十六字方针,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完善税收征管机制,扩大税源监控范围,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骗税、逃税行为,保证主体税种的稳定增长,加强对房屋出租和其他个体零星税收征管工作,防止零星税收流失。密切关注国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等税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对税源的分析预测,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超前性。进一步健全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强化财政票据源头管理,实现非税收入的完整性,确保非税收入良性增长,不断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深化部门预算的编制改革,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透明度。规范完善国库集中收付体系,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落实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健全财政监督检查体系,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加快“金财工程”建设,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深化区级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完善国资管理机制,规范对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严格财经纪律制度,增强各部门单位用财理财的责任心,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理财能力
  严格执行《会计法》,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提高执业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完善行政执法和政务公开制度,推进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理财能力。加大财税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外树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形象,内兴学习型、业务型机关之风,切实树立财税部门“团结、务实、廉洁、高效、文明”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为完成全年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促进和谐相城建设作出应尽的努力。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分享
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