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国资局2015年度部门预算公开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推荐一个买球app: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拟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制定有关国有资产行政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二)根据区政府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代表区政府向所监管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派出监事会,负责国有企业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情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
(四)按照一定程序对授权的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和监管人员进行委派、考核、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激励和约束制度。
(五)负责收缴所监管企业的国有资本收益和产权转让收益,并对资本收益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六)依法对各镇(街道、区)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七)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内设机构情况及下属单位
区国资局设办公室(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科)、政策法规与考核评价科、发展改革与产权管理科、监察审计科(区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联络科)4个内设机构,均为正股级建制。设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1个事业单位。
三、2015年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2015年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国资国企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区委三届九次全会部署,围绕加快建设“苏州新门户、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的战略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突出质量效益的工作导向,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以资本为纽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完善国资监管方式,着力提升国资运行水准,不断增强国有公司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创新动力,为奋力开创相城后发崛起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一)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正确引领,遵循“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的原则,全面深化和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效率、要红利,努力把握好改革的目标、方向,在订细则、搞试点、做案例上下功夫,守住底线(就是不能削弱国有经济)、不碰红线(就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透明地推进区属国资国企改革。在确定国企运营功能类别、合理调整国有股权布局结构、不断提高国企的投资效能和市场化运作水平、进一步优化国资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等方面,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二)逐步优化国资国企监管方式。按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规定,严格履行出资人职责,以“管好资本”为核心,以产权管理为纽带,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健全监管制度,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实现出资人权利到位、责任到位。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突出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建立统一规范的国资监管体系。研究制定《区属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待遇、业务开支的管理办法》。加强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推动构建相城区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构造业务贯通、信息共享、功能完备的监管体系,用信息化助推国资监管创新。完善风险预警和数据分析功能,加强对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的监控。加强国资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国资监管工作成效,实现国资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和履职制度,促进国有公司规范运作。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结构,有效发挥其决策作用和监督作用,探索建立规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真正实现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形成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提升科学决策、规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科学谋划健康发展布局路径。一是继续着力研究国有公司经营发展模式。借鉴周边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探索国有公司发展路径,努力推动国有公司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和经营业绩。二是继续有效推进国有资产资源重组整合。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提升公司核心资产的占比及质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继续努力推进融资渠道多元化,规范融资行为,加强风险防控。各国有公司要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洞悉市场形势,拓宽融资渠道,注重推进直接债务融资,使融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完善融资风险管控体系,梳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对融资规模、结构、成本及资产负债率等分析研判,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着力提升国有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信用等级,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五)努力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水平。按《公司法》的要求,规范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制机制,加强资产管理、工程管理、债务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提高制度执行力,不断提升国资国企经营管理水平。采取切实措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压降非生产经营性支出。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国资国企的创造力与投资增效功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六)注重培育员工队伍素质能力。不断加强国有公司党建工作和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上下同求,勇于担当”的相城风气,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来提高国资国企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敢于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保障国企持续稳健发展。探索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以合同管理为基础、以岗位职责和经营绩效为依据的市场化用工、分配机制,激发企业经营的内在活力。
第二部分 2015年度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资金27.49万元。
二、支出预算
1.从功能科目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19.92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54万元。
2.从经济科目分类,主要是基本支出27.49万元。
三、主要支出内容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2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展财政事务而发生的基本支出。
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3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展国资事务而发生的基本支出。
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54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及事业单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发放的基本工资。
四、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相城区国资局“三公”经费支出是指相城区国资局机关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2015年相城区国资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总计0.5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0.57万元。
“三公”经费基本定义:“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第三部分 2015年度部门预算表
附件:
(一)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收支预算总表;
(二)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收入预算总表;
(三)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支出预算总表;
(四)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六)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
(七)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总表;
(八)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九)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十)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预算表;
(十一)2015年度相城区国资局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