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进人民群众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理解认同,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推荐一个买球app: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规定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苏州市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下称《办法》),以加强和规范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工作。
《办法》共有14条,做到了8个方面的明确:
一是明确了组织推进和解读主体。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工作。市宣传、法制等部门根据职能,配合推进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相关工作。各政策文件起草部门和单位是政策解读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多部门联合起草的,由牵头部门负责做好解读工作,其他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二是明确了解读范围。主要包括:市政府规章;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市政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行政管理职权的市政府直属机构制定、印发的规范性文件;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或市政府部门制定印发,涉及面广、与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实施难度大或专业性强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他需要进行解读的政策文件。
三是明确了解读工作流程。政策文件制定与解读材料应当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拟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政策文件,没有解读材料的,市政府办公室按规定予以退文。
四是明确了解读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文件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要使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案例、数据,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
五是明确了解读形式。可以包括起草部门及其负责人、政策制定参与者以及组织的专业机构、专家学者撰写或参与的解读评论文章、政策问答、在线访谈、媒体专访、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等。
六是明确了解读渠道。政府网站是政策文件和解读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要统筹运用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务服务中心、“12345”政务热线、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发布政策文件解读信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闻网站、新兴媒体的作用,扩大解读信息的受众面。
七是明确了政府领导带头解读的任务要求。 政府领导要带头宣讲政策,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各市(区)政府(管委会)、与经济发展和民生关系密切的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解读重要政策措施不少于3次。
八是明确了解读回应机制。要求各部门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关注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读信息公开后的社会舆情反映,认真研判,主动跟进,及时回应,防止政策文件和解读信息被误读误解,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