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买球app

欢迎来到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 | 用户登录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当前位置: 推荐一个买球app: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政策解读

《苏州市电子政务“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来源: 发布日期: 2017-08-24 15:12 访问量:字体:

  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苏州市电子政务建设,是各级政务部门政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市发改委于2015年6月份启动了《苏州市电子政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初稿经苏州市、下辖各市(区)相关部门讨论,由专家评审并公示,经市政府2017年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3月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了《苏州市电子政务“十三五”发展规划》(苏府办〔2017〕44号)。

  一、编制的背景和目的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是苏州市“两个率先”形成历史性跨越的重要节点。加快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是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现苏州“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选择。在《苏州市电子政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作为“十三五”期间推动苏州市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编制的过程

  苏州市发改委于2015年6月启动了《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和时间步骤。经过政策梳理、调研论证、研究讨论、专家评审及公示,形成了《规划》初稿。编制过程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征求市本级、下辖各市(区)相关部门意见。征集了市本级各部门及下辖市(区)在“十二五”期间的电子政务建设成果和“十三五”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二是做好调研论证。组织人员赴重点部门和各市(区),国内信息化建设领先的城市进行实地调研;三是组织市本级和所辖各市(区)电子政务领导部门研究讨论、完善初稿,并广泛征求市本级和各市(区)意见;四是完善后的初稿进行了专家评审和公示,形成上报市政府审核的最终稿。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及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的总要求,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信息惠民为目标,以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为抓手,以深化应用、突出实效为主线,以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新应用为牵引,以全市电子政务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发挥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和集约化发展模式的优势,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智慧电子政务体系,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整体政府、服务型政府、智慧政府和开放政府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支撑苏州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苏州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

  (二)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苏州市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目标,是实现“三个全面”:全面构建苏州市电子政务发展新框架,全面深化苏州市电子政务“三大体系”,全面打造苏州市“四个政府”。到“十三五”期末,苏州市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三)重点任务。

  1、以顶层设计、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积极构建集约、整合、协同的整体政府。加强全市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推行“大数据+公共管理”模式,提升政府决策水平。

  2、以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为牵引,全面提升便捷、普惠、创新的服务型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促进服务公平普惠。深化各民生领域服务建设,促进服务型政府发展。

  3、以城市联动、社会协同为驱动,加快建设智能、精准、高效的智慧政府。加强城市建设管理联动,提升城市智慧运行。加强社会协同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以体制创新+数据利用为手段,着力打造宏观性、前瞻性、全方位的开放政府。加快数据整合融入,提升经济预测和分析能力。加强市场监管模式体制创新,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四)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规划实施,落实目标任务。加强资金保障,提升使用效能。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安全可控。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分享
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