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买球app

欢迎来到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 | 用户登录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当前位置: 推荐一个买球app: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十二五及之前”(已归档)

2010年相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来源: 发布日期: 2011-01-01 00:00 访问量:字体: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十二五”的规划年,也是相城区迎接建区十周年的喜庆年,更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年。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四城建设为目标,以“思想解放争机遇,重中之重争发展、又好又快争效率”为工作要求,以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相结合,稳定发展和加快转型相结合,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巩固优势和推进创新相结合,全区上下奋勇拼搏,创先争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一、经济运行
 
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型升级扎实有效推进。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0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仍是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200.2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9.43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3:55.7:41.0调整为2.9:55.6:4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由上年的82352元增加到96842元。
全区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06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税收收入增长34.7%,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6.8%51.9%51.7%。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全区各级财政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2.1%
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方式朝着“绿色农业、生物农业、市场农业”的方向加快转变。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小麦种植面积22316亩,油菜5419亩,水稻种植面积32367亩,良种覆盖率99%以上,水产养殖面积11万亩,出栏肉猪13.1万头、家禽44.43万羽,猪肉产量7860吨、禽肉产量666吨、牛奶产量 20576吨,禽蛋产量463吨。生猪、家禽、奶牛等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8%92%100%
全区新增现代农业示范区面积1.2万亩,新增高效农业面积8000亩、高效渔业面积7900亩。农业规模经营比重达68%,其中纳入市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达86%。望亭迎湖优质水稻与新埂设施蔬果、黄埭新巷花木林果、阳澄湖消泾特种水产、度假区洋沟溇梨业示范基地等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典型。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科学,池塘连片,功能齐全,建设规模大、产业特色明、设施档次好、科技含量高,被评为市 “十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并同中国海洋大学雷霁霖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
按照城乡一体化“三形态、三集中、三置换”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全面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全覆盖。今年全区95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村级可支配收入达5.80亿元,比去年增长15.0%,其中,超过1000万元的有13个村。
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粮食                       25485          -17.3
油菜籽                       712            3.9
蔬菜、瓜果                 36700          -13.0
生猪出栏数        万头       13.67           31.1
生猪存栏数        万头        7.07            9.4
水产品                     26580           14.5
奶类产量                   21262           -0.1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优势行业改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5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9%23.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产值258.9亿元,增长27.6%;外资工业产值319.3亿元,增长24.3%。重工业产值476.9亿元,轻工业产值26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7%21.6%
传统主导行业保持优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六大行业实现产值4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2.0%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7.0%
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5%
经济效益高开趋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利税总额51.2亿元,增长17.5%,其中利润总额29.7亿元,增长25.9%;产品销售率达到99.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11.5
27.0
3356
-12.6
万米
492
18.3
 
万件
1682
7.5
纸制品
70664
-12.3
化学农药原药(折100%
3921
-15.0
油墨
13843
75.5
化学纤维
854878
7.7
塑料制品
50558
14.8
水泥
801966
0.2
商品混凝土
万吨
115.32
27.2
 
432535
-3.3
 
51867
3.9
电力电缆
千米
76500
57.3
家用电风扇
万台
118.45
12.1
家用吸尘器
万台
864.33
107.1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9229.89
14.86
# 笔记本计算机
万台
8409.27
20.21

建筑业稳步发展,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区63个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240.61亿元,施工面积达808.80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3.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9.1%9.1%
交通运输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明显提速。新、改建道路55条,里程64.05公里,新、改建桥梁38座,新建公交候车亭67个,新辟线路3条,新增公交车20辆,调整公交线路2条。漕湖客运站和太平大学城客运站正式投入使用。 50辆扩容出租车全部投放到位。完成苏州轻轨项目前期工作和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两条铁路后续工作。
    国内贸易业
全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完善,商贸中心区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62亿元,同比增长16.62%,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8.15亿元,同比增长15.7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47亿元,同比增长24.81%
消费结构提档升级。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主要大类商品销售增长情况为: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8.8%;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类增长46.0%;中西药品类增长34.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9.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4.6%。汽车、时尚消费品、高端科技产品更新换代产品成为消费热点。热销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0.0%,化妆品类增长41.4%,家电和音响器材类增长15.2%。商贸业稳步发展,大型超市、连锁超市等经营业态不断丰富,购物环境明显改善。专业市场保持健康发展,交易秩序不断规范,交易活跃。
金融业
金融存贷款均衡增长。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均衡适度增长,有效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到601.38亿元、252.72亿元和471.0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27.8%26.9%27.0%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规模扩大,商品房销售大幅下降,国家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8.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1.9%。商品房施工面积517.4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9%;竣工面积124.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7.7%。商品房销售面积92.15万平方米,下降2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2.47万平方米,下降41.1%。全年二手房交易成交面积32.1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7%,其中住宅22.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9%
旅游业
旅游业围绕打造苏州相城,休闲天堂旅游品牌形象,充分利用办节造势、媒体宣传,有效地提升了相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区接待游客达261.7万人次,同比增长24.6%,实现旅游总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8.0%。重点推介“阳澄湖莲花岛、美人腿”、“中心商贸城”、“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苏州珠宝国际交易中心”等特色旅游产品。成功举办了“中国·苏州美食节”、“阳澄湖旅游节”、“世博会相城主题周”等重大活动,推出了生态园相城之春百花展、阳澄湖度假区油菜花节、盛泽湖月季杯摄影大赛、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第二届江南采莲节、苏州洋太太金秋游相城等特色活动,创建国家3A级景区1个,阳澄湖旅游集散中心被列入省级自驾游基地。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了区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加强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成立了区属国有公司监事会。出台了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城乡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全区镇村布局规划和市级先导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8个。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取得新进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家,阳澄湖镇、度假区探索建立农民投资性富民合作社11个。积极推进企业上市,2家公司分别报中国证监会、省证监局审批。加快推进金融创新,渭塘永昌、元和永鼎、望亭永盛等3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营业,黄桥永信农村小额贷款公司通过省金融办审批。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区新发展私营企业1989户,注册资金86.43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543户,注册资金4.73亿元。目前,全区共有私营企业10978户,注册资金总额364.86亿元;个体工商户29946户,注册资金16.18亿元。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2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3.2%,实现工业总产值387.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1.9%。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118.8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4.0%
对内对外开放
对内对外开放势头良好。以新兴产业招商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赴北京、深圳、大连、温州等城市举行大型招商活动4次,举行了环渤海区域现代服务业、江浙沪先进制造业专题招商推介会,签约新兴产业项目56个,总投资49亿元。新批外资项目72个,注册资本6.3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759个,注册资本59.40亿元。其中:引进注册资本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17个;引进注册资本超5千万元的内资项目25个。完成进出口总额34.13亿美元,增长37.4%;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858万美元、离岸接包执行额502万美元。“走出去”步伐加快,江苏鑫宇装饰有限公司获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博能传动苏州有限公司在美国设立分厂。
三、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了以创新载体建设、“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年”活动。相城科技创业园建成投用,全区科技孵化器面积达18万平方米,新建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全年新增国家级科技项目9个、省级9个;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7个;授权专利1250件。推进品牌强区战略,新增省著名商标3个、市知名商标4个,省名牌产品2个、市名牌产品20个。组织开展“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城分会场活动,做好“科技镇长团”工作,与清华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设立了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大升降系统研发中心等一批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出台了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意见、人才优租房管理办法等政策,引进省“双创”人才2名、姑苏“领军”人才1名。全年申请专利2399件,其中发明专利155件,授权专利1625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
教育事业
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3周岁以上儿童入园(学)率达到100%,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建区初23.19%提升到65.6%,高考录取率从建区初82.7%提升到94.7%,本科录取率从建区初33%提升到47.9%。获得“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省幼儿教育先进区”称号。阳澄湖小学建成投用。老年大学开班授课。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公益性文体设施三级全覆盖,全区公益性文化设施5.56万平方米,体育场地47.3万平方米,体育健身俱乐部124个,体育健身点163个,评弹书场16家,每年公益性演出超过250场。组织群众文艺活动200余场,吸引观众10万人次。加强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莲花岛“忆园”开馆,悟真道院、北桥古戏台得到修缮。我区元和街道被评为苏州市书法特色乡镇。成功举办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暨相城经济开发区“双荣杯”千人长跑活动,区卫生系统全民健身迎新年运动会,区第二届领导干部迎新年乒乓球赛,区“亚狮龙(RSL)杯”羽毛球业余公开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半决赛等一系列活动,积极推动了全区群众体育运动的普及推广。同时,全面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让群众树立科学健身意识。
卫生事业长足进步。相城人民医院二期工程竣工,黄埭镇卫生院投用,相城中医院、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程主体结顶。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院前急救站3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重大、特色公共卫生服务同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断巩固,人均参保额增至415元,参保率达100%。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全面清查问题乳制品,深入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母婴阳光工程全面实施,累计发放母婴阳光工程免费券2401套,为2459位孕妇开通母婴健康咨询。。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11.9%,出台了《相城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16万农民由“农保”置换为“城保”。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分别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老年居民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征地保养金等发放标准,新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15元。住房保障工作有效开展。建设经济适用房1.95万平方米,落实住房租赁补贴资金65万元。社会救助水平得到提升。建立专业康复服务指导中心9个,民办护理院2家,公办敬老院1家,建成AA级日间照料中心6家,A级居家养老服务站37家。年内共为各类帮扶对象发放补助金、优待金3000万元。
四、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围绕转型升级要求,加强产业投资引导,着力扩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工程以及新兴产业的投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3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8.88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9.12亿元,增长18.9%。私营个体投资118.83亿元,增长42.0%,占全社会投资的54.0%,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
区实事工程完成良好。组织实施了相城区城乡一体化安居工程(安置房建设工程)、充分就业三年工程、提高农村居民保障遇、区污水处理三年工程、村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全区养老服务工程、学校建设工程、三角咀湿地公园、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工程、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工程、硕放机场连接线工程、完善平安相城监控系统工程等12项实事工程,各项工程按照年度目标已基本完成。
信息化建设
提升了信息化应用水平,增强了市民与政府互动平台的建设,建立了全新栏目的政务公开平台,网站栏目信息更新2565条,补充公开政府部门政务信息1066条,网站公众监督互动栏目收到市民有效投诉、建议和咨询3446条;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传输电子公文累计23654份,其中接收市级、区级来文22523份,区内发文1131份。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5.7,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29天。新增省(市)级生态村18个、环境综合整治村5个、绿色学校7所、绿色社区5个,申报省级绿色家庭1个。渭塘镇和阳澄湖镇获得国家环境优美镇命名。加强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区有 78个村庄,采用以SBR和生态湿地污水处理设施为代表的生态处理技术,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污染问题。扎实推进重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水环境安全。阳澄湖污水处理厂、望亭污水处理厂和城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建设,现进入调试阶段。城西污水处理厂和漕湖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北桥污水处理厂已在准备开工阶段。全区新增生活污水管网42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设42个。做好水环境质量和阳澄湖藻类监测预警工作。全面启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将阳澄湖蓝藻应急预警转化为常态监测,开展全年监测日报。2010年,全区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状况从2009年的四类水提高到了三类,全区主要河道水质监测结果均值达标率100%。
五、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和就业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201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75019人。其中,男性人口183809人,女性人口19121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0%51.0%。全区出生4611人,出生率为12.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2‰。
统筹城乡就业扎实推进,充分就业三年工程实施情况良好,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举办70场招聘会,提供76326个就业岗位,新增就业29235,其中解决本地失业、失地(失水)劳动力实现就业15369人,城镇失业登记率为3.10%。推介创业项目64个,新增创业孵化基地5个,完成创业培训345人,职业技能培训6076人。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通过完善收入增长机制,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5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10元,增幅分达到12.0%13.1%
市场物价
受输入型成本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政策性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前低后高。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4%,八大类消费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及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6.0%2.0%5.3%1.9%1.1%1.0%3.7%;衣着类价格比上年下降1.9%。分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如下:
     
2010
2009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4
99.8
1.食 
106.0
102.3
      # 
114.3
104.4
        
105.4
76.1
       肉禽及其制品
100.8
96.2
      
108.5
103.3
       水产品
116.5
110.6
       
109.0
112.8
2.烟酒及用品
102.0
102.9
3.衣 
98.1
104.6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9
99.4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5.3
101.7
6.交通和通信
101.1
93.9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0
98.8
8.居 
103.7
97.4
过去的一年,在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国内市场进一步启动的背景下,相城区经济呈现生产增长加快、产品价格回升、效益状况逐步好转的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性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民生保障和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四城建设”的总目标,团结奋进,相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实现新跨越。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分享
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