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买球app

欢迎来到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 | 用户登录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当前位置: 推荐一个买球app: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规划计划 > 专项规划及区域规划 > “十二五及之前”(已归档)

推荐一个买球app:印发相城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日期: 2006-12-25 00:00 访问量:字体:

推荐一个买球app:印发相城区信息化发展
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办、局,各直属事业单位(公司),各垂直管理部门:
    《相城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2006年12月23日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相城区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根据《相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紧密结合《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相关内容,为进一步推动全区信息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电子政务信息化带动全区科技、教育、公安、财税、社保、工商信息化的发展,在加快科教兴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
(一)电子政务建设快速推进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03年,确定了《推荐一个买球app:苏州市相城区电子政务建设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相城区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已经建成,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区级机关各部门、各垂直管理部门全部接入电子政务网,电子政务应用成效显著,已开通“苏州相城”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箱服务等。部门纵向管理网络建设全面展开,相继建成了人口信息、教育信息、工商管理、财税管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办公或应用网络。
(二)电子信息制造业初具规模
建区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一定规模,总体水平得到提高,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拥有280家企业,主要分布在黄桥、黄埭、开发区等地,多为代工型或零配件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线路板、电子元件、电脑零配件、互感器、电子开关、电容器等。全区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资产总额达57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45.9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和年度工业销售收入的21.1%和12.9%。近两年,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连锁效应,吸引了大批的外商投资,相城经济开发区、黄桥工业园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三)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截止2005年底,全区移动交换容量达到34.4万户,完成移动电话基站GSM49个、CDMA24个,通讯信号覆盖全区,移动电话用户16.8万户,占全区总人口的为41%。固定电话方面,全区程控交换机总容量19.8万门(其中:电信16万门,网通2.3万门,铁通1.5万门),用户13.8万户(其中:电信12.3万户,网通5000户,铁通1万户)。
有线电视光缆铺设1576芯公里(光缆铺设358公里),电缆铺设3733公里,完成了所有乡镇的光缆联网,全区有线用户8.6万户,入户率90%。开通了数字电视,目前已建设双向传输住宅小区13个,集图像、数据于一体的IP+SDH高速数据传输网络2.5Gb/S已在相城城区范围内建成,同时与市有线IP、ATM网络互联,实现各类数据业务的全部覆盖,数字高清晰电视已经覆盖全区有线电视用户,新建住宅小区均按750M双向网络建设。
(四)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稳步发展
网络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全区企业上网已在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建设在全面建设之中,不少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数控等技术。如苏州上声电子的企业信息化应用CIMS系统,实现了从模具设计、工艺设计、辅助制造过程的信息和业务集成,使企业活动通过信息化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加强对外宣传和沟通,增强市场辐射。政务网络化建设有序推进,区级机关各部门已经全部上网办公,日常公文流转已实现电子化。
(五)信息服务业有所发展
2005年,全区信息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1313万元,同比增长44.02万元, 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达1.9%。电信、广电、移动通信、联通、铁通、网通等通信运营服务商提供的语音、数据、多媒体、因特网和各类网络增值业务等服务已覆盖全区。
(六)人才的培养得到重视
建区以来,全区组织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办公自动化培训,全部通过中级考核。教育系统对全区25所中小学加强计算机课程教学,并建成多媒体教室273个,在多数学校建成了局域网,大部分教师接受了计算机技术初级培训,并开发了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目前,我区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信息产业规模较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进一步的应用不足,软件产业还有待开发;企业信息化滞后,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各类专业数据库的共享程度不高;信息专业人才还非常缺乏,一些观念还需进一步更新。
二、发展环境和基础
1、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日趋完备。“十一五”时期,全区将继续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将向城镇、工厂积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富裕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39元和8115元,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24000元、13000元,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将直接促进全社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逐渐完备。
2、信息产品、技术日趋完善,带动全社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将大幅提高。在今后的5-10年间,3G技术在通讯领域、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辅助设计系统在生产管理领域等的应用不断扩大,数字式电视节目将全面取代现有的模拟电视节目,按照信息技术的更新规则,还会有许多信息技术涌现并在生活、生产中大范围使用,信息技术与人民群众生活、社会生产的密切度将大大提高。
3、互联网将企业集合成整个供应链,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市场将世界经济的参与者带到一个基于网络的位置。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根本目标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过程中,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原料将通过新的、进一步缩短的供应链,生产与制造将大量使用企业资源规划(ERP);分销与客户将在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一对一的营销,在资金流、信息流的支持下,实现物流的合理配置。
4、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管理体制对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要求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将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作为服务型政府重要特征和主要依托的电子政务,将得到重点研究和集中建设。同时,推荐一个买球app:化深入镇村、社区,直至终端用户—企业和居民。
三、指导方针和战略原则
(一)指导方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区,接轨苏州,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推进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建设现代化的相城,促进相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整合全区信息资源,提高综合利用。鼓励技术创新,以市场引导、需求带动、政府推动,构筑信息化发展环境;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应用为先、讲求实效,以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发展战略
政府推进战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引导发展,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政府在整体规划、推进应用、建章立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全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市场需求战略。市场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从客观需要出发推进信息化的发展,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准绳,不搞无实际效益的信息化,更不搞花架子的信息化。
整合优化战略。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注重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综合利用,促进技术、设备、人力、资金和服务等各类资源的优化组合,防止重复建设,以广泛应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发展战略。坚持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以便民利民为宗旨,把信息化建设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满足市民需求和城市发展全局上,发挥信息化对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提高市民生活满意率的重要作用。
 四、发展总体目标
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社会服务手段和生产生活方式;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10年,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实用的应用平台和系统、发达的信息服务业、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五、发展任务
    (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根据苏州市电子政务的总体要求,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和完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一批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应用。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各级政府机关实现文档数字化、办公自动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政务信息资源依法公开和有效共享机制基本形成,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1、建设和完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成和完善相城区电子政务网,2010年,全面实现区、镇级机关文件、简报、会议、督办、信息查询等办公业务网络化。依托政务网,建成政府网上协同办事平台,开展网上审批系统建设,逐步做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信息反馈和网上督查,拓展网上预审、在线审批和跨部门联合审批的范围,使电子政务成为信息沟通的桥梁、办理事务的窗口、执行监督的中心。
2、推动一批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和完善“苏州相城”政府门户网站和各级、各部门网站,为全区政府部门、企业、市民和社会,以及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劳动保障、公安、民政、公积金管理以及农业人口保障和农业服务、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残疾人服务和管理、外来人口综合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系统,配套建立安全保障和监控管理体系。配合苏州市建成全市统一的市民信息服务中心,对政府和社会的相关服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初步实现集各类公共服务与信息查询终端的“一站式”、“一机通”、“一线通”和“一卡通”的服务方式。
3、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苏州市相城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研究制定推荐一个买球app:资源公开、共享等制度,形成信息资源采集、维护、共享和公开的管理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内部有效共享和对社会依法公开。促进跨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水平。
4、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协调。健全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协调机制,形成责任明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管理体系。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以及苏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内,制定和完善相城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强化规划和标准的引导作用,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保障的法律体系。配合电子政务推进,将信息化知识与应用技能纳入公务员培训体系,实施公务员电子政务应用培训。
    (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全区信息高速公路
加强规划,规范信息通信市场,鼓励多元投资和集约化建设,通过促进信息消费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到2010年,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有线电视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家庭宽带接入比例分别达到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要求的70%、80%、80%、50%和40%,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形成普遍接入、业务融合和安全保障三大能力。
l、加快公众网建设。提高全区尤其是各镇主干网络的容量和传输速率,发展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等多种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建成社区信息化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接入服务,基本满足企业、社会和居民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因特网和多媒体业务在农村的应用。
2、加快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发展步伐。建设双向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和综合信息网数据系统,加快双向HFC网络建设,积极开展视频点播(NVOD、VOD)、卫星传送、交互式(互动)电视以及宽带数据传输等业务。推进全区有线网络的普遍接入,完成模拟用户向数字化整体平移,数字电视专业频道和数据广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三)加快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整合服务资源,以便民利民为目的构建服务体系,不断拓展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提高市民生活的满意率。到201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旅游、司法、体育、民政、劳动保障、社区服务、公用事业等领域重要信息资源基本实现数字化,面向社会的重点业务9 0%以上实现联网服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在8 0%以上的街道、社区得到延伸。
(四)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1、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发展。重点建设和引进高科技含量的电子制造企业,积极开发和应用电子产品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计算机与网络外部设备开发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超净超纯技术、光通信技术、有线无线接入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设计技术和电子产品配套加工技术,建设电子信息配套产业群。
2、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软件服务行业,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提高行业标准,加强计算机的应用,推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管理、辅助教学等,以应用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以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应用的推广和提高,并以创新为核心,产业化为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信息化环境,全面提升我区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
(五)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1、加强领导,统一规划。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把信息化摆在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统一组织建设,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
2、着眼于应用,以应用促进发展。企业信息化是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对企业的技术、资本、人才、物资、市场等各方面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传输和共享的过程。企业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要将企业工作重点转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向上来,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和必要手段。政府一方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培育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努力提供先进、适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产品和服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六)大力开发信息资源
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以需求为导向,建设和完善一批急需的综合性公用基础数据库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抓好涉及政务、经济、教育、科技、公共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形成一批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动态更新、规模较大的基础数据库,积极开发建设专用信息库、知识库和方法模型库,为经济发展、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重点发挥政府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示范作用,通过各骨干应用系统的联网,建设以电子公务信息平台为枢纽的公用信息资源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检索和发布公共信息服务。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加强社会信息资源的商业性开发,使信息资源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六、工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形成规范的行政管理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建立专职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职责,形成由区领导小组、信息办、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组成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其中,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统筹信息化建设重大决策;区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协调、项目管理等;区信息中心负责党政信息系统的建设、日常维护等,并指导各镇、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各镇、各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发挥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保障全区信息化建设按照总体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
(二)开展广泛宣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信息化讲座、信息系统成果展示等活动,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宣传信息化建设对我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传播信息学科的最新知识,交流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验,构建起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党政机关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以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来认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战略意义,切实抓好本地区、本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要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切实维护信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种侵权盗版行为,培育健康的市场,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机关要带头使用正版软件。
(三)广开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
要将全区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财政预算,保证资金的统筹安排、规划和合理使用,规划中确定的建设项目要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做到责任分解、定期考核。要积极引导市场需求,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和外资投资为重要渠道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特别是对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招商,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我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四)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以校园网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知识、信息技能的培训,将信息技术的教育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中,为全区信息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为信息化发展奠定群众基础。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我区创业,在我区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要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智力参股等制度,鼓励科技人员从事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给予奖励。
(五)加强管理,保障信息网络安全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区信息办要会同文教、公安等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并联合建立一支具有有效监控和严格执法的队伍,加强对全区上网信息的管理、审核和监督。制定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建立安全保密责任制,依法打击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活动。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规范网络行为,严格网吧管理,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积极应用和开发网络信息的加密、识别、过滤、抗干扰等安全技术来保障信息网络安全。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分享
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