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范佳明
|
建 议 号:
|
175
|
标 题:
|
推荐一个买球app:缓解城区及小区停车难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随着相城区区域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又流入人口大幅度提升,安置房、商品房建设逐步增多,路面公共停车位较少,小区停车位紧张,还有一部分店主在店门口私设停车锁,擅自把公共停车位据为己有,造成停车越发趋于紧张。以元和街道峰汇园社区为例:社区东起新开河,西至广济北路,南起阳澄湖西路,北至华元路。辖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主要管理合景峰汇1-12期,是目前相城区较大的商业住宅小区。现总户数为6514户,其中不包括刚启动的合景十一期商户写字楼。目前,总地下车位数为3849个。由于开发商采用人车分流的居住方式,居民只能在地下车库停车,但是开发商当时并没有根据户数规划停车位,现导致合景峰汇小区车位严重不足,如此大的车位缺口导致了小区占道停车现象频繁。业主与物业矛盾较深,使得社区投诉严重,信访工作量大。如今小区停车难已成为长期困扰居民的民生问题。由此,我建议:
1、规划一些路面停车位,供居民停车。如合景峰汇非主干路沈思港路、善济路和文灵路。
2、建设大众停车场,可采取公共停车位市场化经营,建议采取时停收费方式,提高车位利用率。目前聚贤路北侧已施划的部分车位,出现了被商铺车辆和报废车辆长期占据的现象,导致这些车位并未对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起到实质性作用。
3、对有条件改造的小区可利用空间适当考虑增设停车位,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
|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城管局
|
|
会 办
|
|
|
|
答复时间:
|
2017年3月8日
|
||
答复内容:
|
范佳明代表:
您提出的推荐一个买球app:缓解城区停车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加快停车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供给、补强城市发展短板、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市发改委牵头制定了《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近期工作要点和任务分工》,按照文件精神,区城管局于2016年11月3日下午召集各镇(街道)、开发区、高铁新城、度假区,召开了相城区停车专项工作会议并做了工作部署。为缓解城区停车难决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苏府办〔2016〕183号文件要求,首先对城市停车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为我区制定停车场专项规划提供基础数据。统计的停车场分三类进行统计:一是道路停车设施(主要包括主次干道、人行道、背街小巷的停车泊位);二是公共停车设施(主要包括园林景区停车场、车站码头停车场、地下人防停车场、闲置土地临时停车场、其他公共停车设施);三是专用停车设施(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商住楼、商业用房、工厂、医院、其他专用停车设施)。目前相城区的基本统计工作已完成,根据统计,截止2016年年底相城区公共停车设施泊位数12059个,专用停车设施泊位数44889个。下一步将联合规划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加快制定相城区中心城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做到停车设施规模、布局与城市功能布局以及公共交通(如轨道交通、公交场站等)、P+R停车换乘发展有机结合,确保规划指导停车场建设。
二、坚持公交优先,统筹项目建设
随着相城区公共交通的飞速发展、公交都市建设项目全力推进、轨道交通的逐步开通,市民的出行越来越便捷,选择绿色出行的市民也会越来越多。
1、推进公共自行车建设工作。相城区城管局于2013年就启动了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项目,截至目前相城区公共自行车共建设站点235个站点,5035辆公共自行车,有效解决了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和换乘问题。2017年将继续推进公共自行车5期项目的建设,建设完成后相城区的公共自行车将达到区内全覆盖。
2、推进P+R停车设施工作。2016年度区城管局为牵头单位,高铁新城和元和街道具体实施,已建设完成5个P+R停车场2300个停车泊位,分别是:2号线高铁苏州北站600个泊位、高铁骑河站800个泊位、元和陆慕站500个泊位、元和阳澄湖中路站200个泊位;4号线元和龙道浜站200个泊位。下一步将根据市物价指导意见,对已建成的P+R停车场实施换乘优惠,鼓励市民选择轨交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根据“十三五”规划,2017年—2020年将规划新增2个P+R停车场,泊位2417个;到“十三五”期末,相城区P+R换乘设施总共涉及站点7个,停车泊位4717个,P+R停车场的建成将有效缓解主城区的交通压力。
三、推动停车信息化建设
结合规划和普查情况,开展城市停车信息系统开发。促进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利用停车场数据库,建立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强化对系统平台监督,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苏州市相城区城市管理局
2017年3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