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
工 作 报 告
--2003年1月7日在苏州市相城区第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区长 顾仙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2年工作回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年里,我们在苏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基本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这一年里,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开放型经济、私营个体经济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城乡面貌明显改善。这一年里,借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我区举办的契机,成功举办了经贸洽谈会、阳澄湖大闸蟹文化节、家具博览会、中国珍珠博览会等四大招商活动,扩大了相城区在外界的影响。2002年,全区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6亿元,增长20%;实际完成财政收入7.5亿元,增长44.5%;预计工业销售收入180亿元,增长20.8%,工业利税14.5亿元,增长27.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增长125.1%;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11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28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10%。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四大主导产业有了新发展。新增特种水产、蔬菜等经济种养面积2.66万亩;新增林地、苗圃、绿地面积1.77万亩;新增优质高产奶牛5394头。粮经比例调整到42:58。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有了新起色。目前全区已建成市级以上各类农业龙头企业8家,赛恩生物、天香乳业、佳禾食品等龙头企业的生产运行良好,带动作用日趋明显。三是农产品质量建设有了新开端。“阳澄之王”牌、“阳澄湖”牌、“苏绿”牌、“埭绿”牌等6只产品被评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渭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东桥胡桥生猪生产等4个基地已被列为2002年苏州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四是农业招商引资有了新突破。引进农业项目12只,总投资1.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3只,合同利用外资1240万美元。五是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完成水利工程总土方160万立方米,加高加固圩堤26公里,新建、改建三闸28座,排涝站20处,灌溉站14处,挡墙护坡16公里,疏浚河道48公里。
外向型经济成果显著。全年累计新批外资项目189家,增资20家,新增合同外资12.7亿美元,增长174%;新增到帐外资2.18亿美元,增长170%;预计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增长42%,其中出口额1.52亿美元,增长34.6%。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38个,占全区合同外资总额的61%;总投资达6000万美元的惠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已落户相城经济开发区,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住友株式会社落户潘阳工业园。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客商来考察、投资,在会上共签约外资项目13 个,合同外资3.05亿美元,内资项目9个,合同额6.02亿元。相城经济开发区全年实际批准外资项目51个,增资3个,合同外资5.26亿美元,注册外资2.32亿美元,到帐外资5619.5万美元。潘阳工业园引进外资项目18个,增资3个,合同外资2.61亿美元,到帐外资5302万美元。东桥工业园、元和科技园及其他各镇在招商引资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按照“硬环境上水平,软环境创一流”的要求,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对外友好交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外事、对台事务等工作在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私营个体经济运行良好。一是私营个体企业数量和规模同步发展。新增私营企业908家,个体工商户5192户,新增注册资本9.85亿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91.7万元,比上年增加17.7万元,其中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10家。二是私营个体企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元和、东桥等镇规划建设了民营工业园,全区私营个体企业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规模、档次得到提升。年内私营个体企业共完成工业性投入14.11亿元,占全区工业性投入的44%;有66家私营个体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私营个体企业新注册商标140只,8个产品被评为苏州市名牌产品。三是私营个体企业对全区经济社会的贡献份额明显提高。全年私营个体企业入库税收总额2.96亿元,同比增长60%,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9.5%,为全社会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
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8.9%,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一是市场培育稳步推进。蠡口国际家具城积极开展“放心产品”、“诚信市场”等活动,进一步优化了市场软硬环境。阳澄湖水产交易市场和渭塘珍珠市场充分挖掘阳澄湖大闸蟹、淡水珍珠等特种水产资源,通过借节造势,提高了市场覆盖面。年内新增市场5个,累计拥有各类市场44个,成交额达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二是房地产业全面启动。全区共开发房地产面积28万平方米。房地产管理逐步规范,市场趋向活跃,完成房产初始登记114万平方米,房产转移登记25.6万平方米,商品房注册登记7.4万平方米。三是会展业、宾馆服务业开始起步。区会议中心、南亚国际会展中心和南亚宾馆相继建成,提升了我区会展业和宾馆服务业的档次。四是金融保险业运行情况良好。预计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3.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4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8%和24.1%;贷款余额35.2亿元,比上年增长70.9%。人保、人寿、太保等保险公司积极拓展业务,优化服务,促进了全区保险业健康发展。
二、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加大了区属企业改革攻坚力度,通过分块转制、股份合作、拍卖、租赁等形式,对化肥厂、新协厂、石棉厂、亚星机械厂全面实施了改制,经贸系统所有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到位。顺利完成了11家粮食购销企业的改制工作。2家粮工企业、3家房地产企业的改制方案已确定,正着手组织实施。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方案已报国家证监会;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准备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前期工作。
配套改革同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年内新增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51家,新增参保职工7076人,全年发放养老金5456万元,企业养老金100%实行社会化发放,发放失业救济金535.6万元,确保了全区5823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2353名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的按时足额发放。着力推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全年共免费举办各类招聘专场14期,提供就业岗位5353个。积极推进农村大病风险医疗制度的实施,全区农村大病风险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农业人口覆盖率达88.74%。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分别在北桥庄基村、渭塘渭北村进行了改革试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第二轮核对和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三、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功能逐步配套。
城镇规划进一步完善。完成了相城区概念规划及湘城、北桥、望亭等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完成了区行政中心、城区商业公园等专项建设规划;完成了相城经济开发区、元和科技园、东桥民营工业园、相城PCB产业园等工业园规划。由法国设计事务所承担的太平镇城镇发展规划进展顺利。全区1:2000地形图测绘工作全面完成。
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全年完成交通投资2.3亿元,新增公路36公里,改建公路4.7公里,新建桥梁32座,改建桥梁17座。完成新蠡太公路主体工程、相城经济开发区道路等工程。太湖-阳澄湖连接线、凤阳路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继续配合市政府做好苏嘉杭高速公路建设的协调工作;完成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11万平方米的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实施苏虞张一级公路、绕城高速西北段征地拆迁任务。电力建设不断加快,完成35千伏北桥变、东桥变增容等工程。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城区建设全面铺开。“五纵五横”道路框架初步形成,完成城区道路投资6800万元,新增道路8公里,桥梁8座,在建道路15公里。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BOT的运营模式已经正式开工;区行政中心已于去年10月正式奠基建设。城区房地产开发加快,商业街一期工程、拆迁安置小区二期工程顺利竣工,职工住宅小区一期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华美花园工程全面启动。城区绿化进程加快,新增绿地1018亩,新建城区公园3个,绿化工作卓有成效,获得苏州市绿化建设一等奖。城市管理趋于规范,阳澄湖东路、205省道城区段市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经营城市取得实效,共吸引社会资本1.93亿元。城市公交开始起步,80路、89路公交线相继运营。
环境整治得到加强。渭塘、太平等镇级公园相继建成。全区累计投入近千万元,全面开展以“一街一路一村”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阳澄湖中路街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渭塘镇205省道市镇段、东桥镇镇区街景改造、黄桥镇永方公路整治、黄埭镇镇区改造、湘城镇澄中街街景改造和镇区绿化建设等工程有效地改善了镇村环境。配合城区建设和环境整治,完成城区拆迁37.65万平方米,确保了城区大建设、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三项基本国策得到落实。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4‰,出生率为6.5‰,计划生育率为99.92%。加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整治力度,按照“规范一批、治理一批、关闭一批”的总体思路,完成了249家污染源的治理,关闭了63家企业,新增日均污染处理能力1.3万吨,累计投资5000万元。全面开展太湖、阳澄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城区“双控小区”建设,对46家水污染、35家气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全面完成年度环保目标责任制各项任务。加大地下水禁采力度,全年共封闭地下水深井65眼,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封井任务。积极搞好土地规划调整,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大力开展土地复垦,新增复垦耕地904亩。
科教兴区着力推进。全区科技进步对农业、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提高了三个百分点,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15项,2只科技产品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4只科技产品被批准认定为国家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12只;申请各类专利309件,授权量和增长率均名列全市第二。渭塘镇被评为苏州市唯一的知识产权工作示范镇。组织开展了科普周、科技下乡和青少年科普活动。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年引进各类优秀人才454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5.79%,高中毕业率、升学率分别达100%、82.28%。望亭、东桥、黄桥、阳澄湖四个镇通过了省级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验收。渭塘二中被确认为省示范初中,渭塘中心小学通过了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的验收,黄桥幼儿园、湘城幼儿园通过了苏州市基本现代化示范幼儿园验收。逐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由财政集中统一发放。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各有1人被评为苏州市知名校长、名教师。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所有中小学宽带接入苏州市教育城域网和建成校园网,黄埭中学、黄桥实验小学等11所中小学通过了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验收。全区学校布局进一步得到优化,新建学校1所,扩建、改建学校8所,撤并村小12所,共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
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生活。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沈周墓文物保护点的维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太平镇建成了国家级全民健身工程,全区还建成7个全民健身工程点。3个镇卫生院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工作,新建了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了区急救中心,药品采购招标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了防病、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工作。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先后对元和镇、太平镇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大力开展帮扶活动,关注弱势人群的基本生活,全区共有649户、1511人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做好双拥和优抚工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实事工程完成良好。万亩绿化林地、西塘河防洪治理首期工程、全区10万吨级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和城区6万吨级污水处理一期工程、3万平方米城区拆迁安置小区和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新蠡太公路和阳澄湖东路主体工程、区消防中心、区职教中心、潘阳工业园11万伏输变电工程等实事工程已全面完成。完成了82.47公里自来水输水主管的铺设,元和、黄桥、渭塘、太平等镇已通上自来水,方浜增压站已建成使用。黄埭中学完成了乡村师范旧址的改造,新建了师生餐厅、学生公寓楼、艺体馆等项目。区人民医院已于去年11月28日开工建设。
五、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保持稳定。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以建设“文明新相城”为主题,积极开展相城区第二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等四大评选活动,扎实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元和、渭塘等4镇、北桥庄基村等12个村、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单位分别被评为苏州市文明镇、村和文明单位。4件作品荣获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深入开展以政策、科技、文化、卫生、法律、道德“六入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渭塘镇被列为苏州市创建学习型社区首批试点单位,湘城镇被评为苏州市群众文化活动十佳社区,黄埭镇、北桥镇被评为苏州市群众文化活动先进社区。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监督,认真办理区一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议案,按期办结了77件人大代表建议和 65件政协委员提案,满意率为100%,接受区级以上人大、政协组织的调研检查13次。“四五”普法全面展开,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全民法制意识得到增强,依法治区力度不断加大。“严打整治”斗争成效明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了外来人口、公共场所、道路交通的管理,社会治安稳定。坚决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做好“扫黄打非”工作,依法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集贸市场、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为重点,狠狠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措施,重点开展了化工、家具市场、交通运输、建筑、农业机械、土锅炉等方面的专项治理工作,整改了薄弱环节。城管工作为改善全区的投资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区、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网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深化基层法律服务所改革,加快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圆满完成了年度兵役工作各项任务。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健全了区审计监督机制和行财结算中心工作制度,强化监督,规范管理。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和社会服务承诺制,贯彻执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政务公开、行风评议活动,建立了区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和“企业登记设立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切实加强了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的提高。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积极推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审计监督,促进了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全体机关干部继续大力弘扬“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区级机关三大作风,围绕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群众的“三服务”宗旨,立足本职,为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努力。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工商、税务、质监、商检、海关、公安、消防、供电、金融、保险等垂直管理部门大力支持,政府各部门通力协作,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形成了政通人和、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各级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向所有为相城区繁荣和进步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和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相对于苏州其他市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区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升级起步较迟,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滞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相对于建设现代化城区的要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相当艰巨,尤其是经营城市的理念确立、实践刚刚起步,城镇资源的整合有待加强;相对于全区人民求富思变的迫切愿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再就业压力较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相对于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机关各部门和公务员队伍的民本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03年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200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在新的发展平台上,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乘势而上。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区委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富民强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高速度发展、高强度投入、高水准建设、高效率运作”,提升综合实力,打造城市形象,改善人民生活,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在今年的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好几条原则:
一是以民为本的原则。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的实事工程,就是典型的民心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更自觉地顺应民心民意,更广泛地依靠民智民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群策群力谋发展,团结一致创事业的强大合力。
二是服务至上的原则。必须牢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企业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最满意的服务是政府工作的最大追求,要在服务中体现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在服务中体现为民办实事的宗旨不断加强,要在服务中体现加快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要在服务中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完善。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也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环境建设要上档次、上水平,坚持在环境建设上花大本钱、花大力气,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生态环境,让老百姓舒心,让投资者放心,形成“政府抓环境、环境留人才、人才强经济”这样一种环境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城镇发展和环境保护、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努力做到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四是开拓创新的原则。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战斗力之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在思想观念上跟上时代的节拍,在工作方法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在领导水平上有一个新的提高;必须解放思想,勇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200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91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11.2亿元,增长49%;合同利用外资12亿美元,到帐外资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争取达到100亿元;全年新增私营企业个数、新增注册资金增幅均超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同时,着力组织和实施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二件实事工程:1、建成区商业公园一期工程。2、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3、基本建成唐家住宅小区。4、建成凤阳公路。5、完成太湖—阳澄湖连接线公路工程。6、完成全区改水工程。7、完成城区防洪一期工程。8、建成区人民医院,完善区急救中心。9、建成区教育信息中心。10、加快城区配套学校建设。11、采集和提供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12、开工建设区艺体馆。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围绕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的目标,大力加快经济发展。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目标。继续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注重特色和优势,在壮大主导产业上求突破。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壮大水产养殖、奶牛、蔬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迅速扩大规模,引进新品,形成基地、特色、优势,奶牛经济超2亿元,新增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发展花卉苗木、草坪等绿化面积1.5万亩,水产养殖重点在调优品种、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兴建国家级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苏州花卉中心。二是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引龙头、造龙头、扶龙头,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通过龙头带动,推进全区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奶牛、水产、蔬菜、花卉协会的服务、协调、规范管理功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注重农产品质量,在农业标准化上求突破。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标准化意识。建立农产品及其制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安全工程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加快渭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步伐,积极鼓励、引导、帮助企业树品牌、创名牌,加快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扶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四是注重防洪功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上求突破。完成农村水利工程总土方130万方,加固加高防洪圩堤35.5公里,疏浚河道84.6公里;新建和改建圩区“三闸”35座,排涝站16座,配套挡墙护坡10公里。完成城区防洪一期工程,建成朝阳河南北两端防洪闸站一处、防洪闸一座;建成骨干河道两侧驳岸5000米。
把开放型经济作为最具带动力的导向经济。紧紧抓住“苏州市建设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先行区”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率先意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引资,坚持把相城经济开发区、潘阳工业园、东桥工业园、元和科技园和各镇工业园作为全区对外开放的主要基地和窗口来抓,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使各园区成为我区利用外资的主要载体。突出抓好项目跟踪推进,重点抓好已批准外资企业的资金到帐和筹建进度,排出1000万美元以上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努力提高外资到帐率和开工投产率。突出抓好招商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招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人才的选拔、聘用、激励机制,大力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专职招商工作机构,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有效性。突出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优化和改善以对外服务为重点的投资软环境,建立健全与外商联系、沟通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外商在投资和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投资软环境。突出抓好扩大外贸出口,采取切实措施,加快促进各类生产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出口规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增强我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把私营个体经济作为最具成长力的民本经济。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关键是进一步落实政策、放开手脚、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落实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和我区推荐一个买球app: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各项扶持政策,在信贷、用地、用工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从政策上为私营个体经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在法律上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畅通个私业主与政府部门的渠道,及时倾听他们的意见,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解决私营个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进一步放开手脚。坚持以扩大民间投资为重点,降低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壁垒,加大扶持力度,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吸引相城在外成功人士及外地私营业主回乡、来区创业,鼓励各类人员从事私营个体经济。三是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快民营工业园建设,吸引私营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集聚集群发展,提高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引导私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开发。支持私营企业参与对外经贸合作,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私营企业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机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私营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技术、人才和设备的引进,不断做强做大。同时,教育和引导私营个体业主规范管理,守法经营,依法纳税,为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多作贡献。
把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提高产品竞争力为目标,集中力量在电子信息、节能与环保、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医药中间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上求突破,积极实施各类“火炬”、“星火”、“成果推广”等科技产业化计划,提升全区产业总体水平,促进企业科技进步。逐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市场引导创新、产学研联合创新和政府推动创新的综合作用,鼓励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并逐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8只。围绕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注重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进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加大农业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大力发展科技型农业和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推进全区农业科技升级。
继续推进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完成发展计划、交通、供销社、集体商业等系统区属企业的改制任务。巩固完善已改制企业的改制成果,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加强对改制企业债权债务的清理,采取有效措施,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支持江南高纤、阳澄湖大闸蟹争取早日上市,帮助、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积极搞好其它配套改革。认真探索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区别类型逐步推进。根据苏州市统一部署,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全区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及《全区撤村建居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服务。
把服务业作为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内容。紧紧抓住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积极探索现代物流发展机制,加大对外招商,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物流企业,鼓励外资和民资多元投资参与物流企业发展,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蠡口国际家具城等一批特色专业市场的规模优势,加强管理,提高档次,提倡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增强聚合力和辐射力,不断做强做大。加快城区商业公园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积极培育新型业态,提高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吸引外资发展现代商品配送中心、品牌专业店和大型购物中心,积极采用现代服务手段,扩大商贸经营。配合苏州市建成信息化城市的目标,积极推进我区信息化建设进程。按照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着力培育和发展物业管理、文化娱乐、家政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社区服务业。优化和提升房地产业的结构和档次,逐步规范房地产开发和管理。积极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劳务等中介服务业,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行业的发展。
2、围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目标,全力加快城镇建设。
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加快城区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做好相城区分区规划和交通、供水、供电、绿化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不断提高城市设计水平,把好各项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关。继续强化规划严肃性,抓好规划的实施管理,确保各项建设按规划严格执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是交通建设的攻坚年,重点抓好太湖至阳澄湖连接线、凤阳路等六条骨干公路工程的建设,确保完成投资3亿元。太湖至阳澄湖连接线工程,东起新蠡太线西端,西至312国道,连接了全区6个开发区,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年内主线贯通。继续配合市政府做好苏嘉杭高速公路、苏虞张一级公路、绕城高速的建设工作。发扬“勇于争先、敢于争先”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绕城高速西北段的拆迁任务。加快自来水工程建设,完成湘城、阳澄湖、北桥、望亭等镇二、三级管网铺设,确保年内村村通自来水。进一步加快电力工程建设,年内完成110千伏徐庄输变电、110千伏黄桥变增容、220千伏渭塘变增容等工程。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体系,重点实施采莲路、千禧路、徐图港路、古巷路等道路新建续建工程,完成投资5.8亿元。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城区污水处理厂确保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行,电信、燃气等工程要加快实施步伐。进一步加快配套建设,着重抓好区行政中心主楼、区人民医院、商业公园一期、区职工住宅小区、唐家住宅小区、古巷拆迁安置小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发展步伐,积极鼓励和引进综合实力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城区开发,建成一批现代化、园林式的住宅示范小区。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开辟新的公交线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快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向镇区集聚的步伐,提高对周边农村的辐射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
拓展经营城市新路。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大力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努力实现土地供应市场化、土地资源资产化、土地利用集约化。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利用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银行借贷、盘活存量资产、借地生财、引进民资外资等途径,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探索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运营的新机制,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目标迈进。
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以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利用今冬明春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掀起绿化建设新高潮,重点建设行政中心绿化广场,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绿色通道,元和公园、黄桥公园、湘城沈周故里公园。加大以整治为重点的城区环境管理力度。加强“门前三包”规范管理,加强城市道路、市政设施的日常管理,开展街巷新村的环境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保持城区河道的长年保洁。同时,根据城区建设的实际,加强对农贸市场、商业广场等经营场所的管理,通过完善和深化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和监督力度,进一步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加大对“十五小”行业的整治,有效控制污染源排放总量,确保年度环保目标责任状的顺利完成。
3、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建设文明新相城为主题,加强文明创建示范点建设,重点抓好学习型社区和科普社区的建设。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开展“诚信文明企业”和“诚信文明市场”的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新风。围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在全区广泛开展以政策理论、文明创建、法律服务、道德建设、群众文化、婚育新风等“六进家庭”活动。进一步加强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为全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网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突出基金征缴重点,努力提高收缴率。巩固“两个确保”,认真落实城镇居民、农村特困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再就业政策,切实做好对下岗职工的培训、服务和扶持,积极采集和提供就业岗位,指导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同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要帮助就业,努力扩大就业面。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事业,依法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结合撤村建居工作,有条件的镇、村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内涵发展为主,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地域差别,调整学校布局,撤并村小8所,加快重点高中、窗口示范学校和城区配套学校建设,完成黄埭中学、陆慕高中扩建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以初保为龙头,巩固农村大病风险医疗覆盖率,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农业人口覆盖率达90%以上,健全和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卫生监督,抓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切实落实《人口与计生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队伍和设施建设,繁荣和管好文化市场。继续关心弱势群体,做好低保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安置工作。加大依法治村力度,推进农村民主自治进程。进一步依法加大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继续加大地下水禁采力度,按照省政府要求,全区地下水超采区深井全部封闭,全面完成禁采任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全面推进土地有偿使用,经营好土地资产,为全区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以普法依法治理为龙头,深入开展依法治区工作,切实加强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三大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其它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社会黑恶势力,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对社团和民间组织的管理,坚决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扫除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监管机制,狠抓专项整治,完善安全设施,消除事故隐患。切实抓好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防止各类交通、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的发生。做好人民信访工作,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及时掌握动态,积极化解矛盾,控制越级上访,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力度,做好民间纠纷调解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群体性事件。强化国防教育,加强民兵建设和人民防空建设,做好兵役工作,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
4、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大力提高行政效能。
坚持开拓创新,加快转变观念。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的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必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工作中牢固确立发展意识,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加快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勇于大胆实践,在率先中领先,在争强中当强。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既要用“眼观六路”的方法去发现和捕捉机遇,又要学会用机制、体制、政策、规则去把握和运用机遇,开拓创新,寻找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与时俱进,加快转变职能。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全面实施政务公开,通过规范运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不断提高政务公开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把不该政府机关办的事坚决减下来,做到不“越位”;把该由政府管的事管住管好,做到不“缺位”;把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职责分离开来,做到不“错位”。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把社会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通过市场机制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依法治理,使政府职能切实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登记设立服务中心办公制度,提升服务功能,改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坚持求真务实,切实转变作风。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求真务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诚心诚意地、切切实实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做到“心为民想、利为民谋、权为民用”。政府各部门要强化“亲商”意识,给企业以切实的帮助指导和优质的服务。加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力度,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责任意识,深入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狠抓案件查处工作。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措施。进一步抓好纠风、专项治理和执法监察工作,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强化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希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苏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